滨州老楼加装电梯_老楼加装电梯厂家_滨州奥菱电梯有限公司 滨州奥菱电梯有限公司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,资金运作稳定,经济实力雄厚,一直励志于做 出安全高效升降设备,使更多高空作业的人使用比较方便,工作安全。滨州奥菱电梯有限 公司在滨州旧楼加装电梯项目上为客户着想,不断开发,勇于创新,生产出顾客满意适合 滨州老楼加装电梯的产品。为了追求更**的产品,公司引进了先进一系列现代化生产设 备,使公司的制作体系更加完善,做出高效、安全、先进便捷滨州旧楼加装电梯。公司秉 承着“诚信经营,客户至上”的服务宗旨,为每一位用户的安全以及作业效率着想。 公司的产品种类多,性价比高,安全放心有**,在滨州老楼旧楼加装电梯的项目上不 断努力,不断改善,做出使客户满意的好产品。生产的滨州老楼旧楼加装电梯优点:电梯 拥有运行成本低、安装方便、平层精度高、安全可靠等优点,是滨州老小区改造的首要直 选。 价格仅供参考 1.根据客户的实地考察与现场来商讨价格 2.比如说升高市多少,轿厢的需求面积是多大,预留井道是多大 3.需要固定的支撑点够不够安全 4.室内还是室外安装 5.需要要什么样的材质,有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对产品 滨州旧楼加装电梯 济南较牛小区老楼加装电梯打“感情牌” 因为采光、噪音、房屋价值等顾虑,老楼装电梯并不是个轻松事儿,甚至一度面临搁浅,但 这些问题在历山北路87号丰汇小区,大多都得到了解决。这个小区总共21栋楼73个单元,已 经陆续加装了50多部电梯,一半以上已投入运行。 从“**个吃螃蟹的人”到济南市老楼装电梯较多的小区,究其原因,业主、物业和居委 会都将“功劳”归结于邻里间的和睦关系。眼下,小区内不少单元楼加装电梯的事宜仍在协 调进行中,居民们对此信心十足,更多人盼望能早日住上电梯房。 小区加装50多部滨州电梯创济南之“较” 4月16日上午,记者来到丰汇小区,发现不少居民楼都加装了电梯。这里的楼房都是6层高,楼 房和楼房之间有很大的间隔,这也为加装电梯提供了很大便利。干净透明的玻璃映衬着蓝天 ,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。在一栋居民楼的单元门口,几位老人推着婴儿车,从电梯间有说有笑 地走了出来。 记者随机进入一栋居民楼的电梯,里面张贴着安全使用须知和维护保养标识,还留有24小时 值班人员的电话,电梯内手机信号也并不受影响。站在电梯连廊宽阔的空间里,记者发现周 围视野比较开阔,光线也比较充足。随机按了楼层,电梯上下自如,运行良好。 据了解,该小区房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,共有21栋楼73个单元,业主876户。如今已加装 电梯50多部,是全济南老楼装电梯较多的小区。而今年全国*期间,山东省住建厅厅长王 玉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现在全省已经试点完成了170部电梯的加装,还有300多部正在 实施。 “很自豪,是个好事!”刚乘电梯下楼的业主吕女士说,“这不,天气好,带着娃下楼转转,现 在可省事儿了!” 没电梯有人想换房现在“爬”楼只要20秒 记者采访了解到,该小区居民以60岁到80岁的老人居多,没安装电梯前,进出爬楼梯十分不便 。“特别是80多岁的,想出个门别提多费劲了,扶着墙下来得一刻钟。”业主刘女士说。 住在1号楼的冯登坡今年68岁了,虽然腿脚还灵便,但他告诉记者,从去年开始他就已经担心 上下楼的问题了。“我住在六层,当时想着现在还行,可以后怎么办?”冯登坡说,小区内与 他有类似想法的并不在少数,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想换套带电梯的房子,但相应的搬迁 成本让他们很犹豫。 据了解,每部电梯价格在45万元左右,可享受约20万元的补贴政策。电梯正式投用后,居民即 可开始申请。“我支付了4万多,如果换套房子这点钱连装修都不够,现在我等于换了一套新 房子啊。”冯登坡笑着说,“装了电梯,六楼到一楼只要20秒,拿着东西也方便了。”冯登坡 说,加装的电梯不仅方便了老人,有些携带推车的人上下楼也省事了。 此外,在耗电问题上也不用担心,由于使用的是居民用电,按电梯每天上下50次计算,耗电近 10度,每天电费大约5到6元,由使用电梯的业主分摊。 曾因顾虑搁浅秘诀是“打感情牌” 说起安装电梯的过程,不少业主告诉记者,过程可谓“一波三折”,首当其冲便是统一居民意 愿。按照相关规定,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并不能适用“少数服从多数”的原则,需要全部业主 签字同意,这往往成为不少老楼装电梯落地的“瓶颈”。 一**告诉记者,在征求意见时,有业主曾担心采光问题、噪音问题,甚至涉及房屋价值的 问题,因为这些原因,部分住户曾有顾虑而使工程一度搁浅。而打消所有人的顾虑,使小区里 “拔地而起”50多部电梯,记者采访多方了解到,秘诀是打好“感情牌”。 冯登坡是1号楼2单元电梯安装的“牵头人”,他告诉记者,一些底层住户基本没有对电梯的 需求,如何让他们在同意书上签字是关键。 “我们这个小区是单位宿舍,邻里间大多很熟悉,外来的业主大概占100多户,所以沟通起来 格外顺畅。”冯登坡说,以他所在的楼层为例,12户中有2户不在此居住,“20年的邻居一句 话的事”,这对促进安装电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 说到这,冯登坡对同楼一层的两位住户竖起了大拇指。冯登坡说,住在102的毕先生听闻要其 签字,给冯登坡说“我又没什么损失,再说就算有点损失,咱们20年的邻居不是应该的吗?” 这句话让冯登坡到现在都记在心里。 有了这份信任和感动,冯登坡信心倍增。对于不在此居住的,他乘车来回3个小时找到房主, 当面与其沟通,较终协调的整个签字过程只用了四五天。“打好感情牌是较关键的。”冯登 坡说,“而我们小区有这个优势。”